福建省品牌政务网
品牌头条
海峡品牌杂志社
导航按钮
首页
在线杂志
时政新闻
特别策划
法治天地
乡村振兴
文化艺术
企业品牌与人物
健康生活
旅游
财经
品牌监测
海外频道
排行榜
文化艺术
夏天的炎热
周银芳 夏日将至,谨以此文献给 壮美的夏天炎热和夏日里辛勤劳作的人们题纪 我和许多人一样,十分热爱夏天的美,但也时常数落着夏天的炎热,一边欣赏着夏日的无限风光,一边抱怨夏天炎热带来的不舒适,特别是到了..
天缘
周银芳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善待宠物的人们题记 我们家与狗有不解之缘,两代人养的两只狗都是在奇遇中领回家的。 小时候在农村,我家养的是一条黄狗。我家乡有个挑选好狗的办法,母狗产崽后,当晚就把小狗扔到野外过..
笔端岁月 人生纪实
读张金文的《版面问答》一书有感 武歌 近日,笔者收到张金文的《版面问答》一书,迫不及待翻开,清新的墨香扑面而来。《版面问答》文字优美,视角新颖,内容丰富,读来酣畅淋漓,瞬间将我带入别样的世界。 张..
骆驼刺
郑国光 穿越漫长的河西走廊,深入到无人区的戈壁。几乎是我早期军旅生涯,每年军演要完成的旅程。军演就在戈壁深处摆开阵容,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等待着静默中的雷霆,而这种等待更显得格外宁静。昔日金戈铁马..
图书管理员
周银芳 我上军校那个年代还没有互联网,学校的图书馆成了师生员工特别是学员业余时间最常去的场所。馆内藏书近十万册,按知识分类,图书井然有序地被放在上百个不同区域的书架上。偌大的图书馆只有三名图书管理员,..
墨韵禅心——陈善举和他的小楷《心经》
武歌 早春二月,细雨蒙蒙,春意盎然。笔者来到榕城水头路一个环境优雅,挂满名人名画的大堂。偶然抬头一望,肃然起敬,居然是心仪已久,我省书画界大名鼎鼎的举哥一副小楷《心经》跃然入目。 陈善举与书..
从“三个维度”看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之地位
陈元邦 走进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导游非常自豪地告诉说: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若问这地位何来,导游说,这里走出了许多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旭、林..
红色赞
周银芳 你是色彩中的皇冠。赤橙黄绿青蓝紫,你为百色之首,骚人墨客称你为最有温度的颜色之王。世人都把你赞扬,每次见到你就像遇到初恋一样脸红心狂。国人对你更是情有独钟,你已成为国色,中国红的美名在神州大..
沙雕追记
元宵观赏龙斗沙雕有感 林美华 呈现眼前的, 生平第一次看见的沙雕, 幻化成四个词: 雄浑、厚重、古朴、奇妙。 那感受, 那色调, 就如第一次扑入 嘉裕关的怀抱。 神话传说的神秘, 童话故事的美..
踏青
踏青 吴伟平 崇高或随俗的两境遇 连廊首先低蹴莲花 自踵趾让路 躬着背,从天上落井前 七尺高处,一片背着 一片,为一滴雨 负笈在瓦顶 从来善缘,无非 一个极蕴一个极简 一座崭露的殿宇 率..
田卡诗二首
高山来雪 大年廿九清晨,闻闽东、西、北山区昨夜下雪,似乎迎新送旧。昔年曾写雪,并外一首,今同题之三也。 除夕前夜, 闽山突来雪, 虽无亲眼所望, 却可想象其高洁纷飞, 且与青山绿水, 共诉衷肠。 ..
凤凰花开的岁月
忆我在集美轻工业学校执鞭的日子 吴伟平 一 1989年8月20日,晴空万里,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厦门集美教书。夏日的鹭岛,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活力,道路两旁火红的凤凰花树火红热烈、高低交错,车站的行人过客..
梅颂
梅颂 林美华 疏影横斜, 您恣肆奔放; 暗香浮动, 您毫不张扬。 什么香飘云天外, 那只不过是, 艺术的夸张。 画家为您泼墨, 诗人为您歌唱。 更有一代伟人, 赋予您报春华章。 一树梅花一树诗..
春天
周银芳 春天是天地魂牵梦绕的故乡。炎热的夏天步步回首,迟迟不愿离开春雨的滋养;萧瑟的秋天日夜所思,总想拥有春风的温暖;寒冷的冬天左顾右盼,急切等待着春光的回返。世人热爱四季,更情有独钟春季的大好时光。..
流水带不走光阴的故事
林哲 总是这个样子,冬季里怀念夏天,雨日里冀望晴天,读书的时候期盼着放假,一到放假却又百无聊赖地怀想课堂。就像小时候的我们总巴望长大,而真正长大的时候,又无奈地发出我不想,不想长大的呼声。 但时光易..
吴伟平诗歌欣赏
雪山的凝视 文/吴伟平 深秋继续收尾,车行至 江布拉克。秘境渐开 麦子,一粒抱头一粒 一枝依偎一枝 它们不信,泪水能渡难关 像钢铁侠般 将山腰团团围住 一个下马威 头顶,寒光映铁衣 雪 如天外..
金山村的故事
周银芳 解放前夕,姓高的家主带着全家逃荒要饭来到一座大山的山脚下落户,在荒无人烟的山坳中盖起了第一幢土木房,后来陆续有许多户人家落脚于此,形成了一个村落。因大山名为金山,经大家商量将此村取名为金山村,..
故乡的木屋
周银芳 我的故乡坐落在南方的一个小山村,原先这里是个荒无人烟的小山坳。解放前夕,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爷爷奶奶带着我父母亲逃荒要饭到此落户。爷爷会木匠活,一家人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盖了一座木屋,不久后陆陆续..
两岸家书中的家国情怀与活化利用
闫兴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 两岸家书记录着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及家国情怀,承载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是两岸同宗的有力证明。随着电子通信逐渐取代传统书信,纸质版两岸家书开始步入消..
在情与力交融中一路前行
读聂江华诗集《花样岁月》 张永红 我军历来崇文尚武,提倡一手拿枪杆子、一手拿笔杆子。1942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风趣地指出: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总司令的,一支是鲁总司令的。 毛主席是指挥..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11
12
下一页 >
文化艺术
夏天的炎热
天缘
笔端岁月 人生纪实
骆驼刺
图书管理员
墨韵禅心——陈善举和他的小楷《心经》
从“三个维度”看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之地位
红色赞
沙雕追记
踏青
田卡诗二首
凤凰花开的岁月
梅颂
春天
流水带不走光阴的故事
吴伟平诗歌欣赏
金山村的故事
故乡的木屋
两岸家书中的家国情怀与活化利用
在情与力交融中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