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品牌杂志社特约撰稿人 俞 杰
 
张伯玉,字公达,宋咸平六年(1003年)生,福建建安(今建瓯)人。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后又登书判拔萃科(为初出官的人尽快获得更高官职而设的制举科目)。庆历初年(1041年)出任吴郡(今苏州)从事兼郡学教授,他刚强耿介、有操守,擅长文学,继胡瑗、王逢、张刍之后主持儒学,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士子们得其教泽,连续不断登上科第。后张伯玉以秘书丞出任并州太谷(今山西晋中市辖县)县令,他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
 
 
庆历四年,范仲淹以张伯玉敢言清节,荐往朝廷任职。皇祐元年(1049年),官任侍御史。正值陈执中为相,伯玉直言:“天下未治,是未得真宰相之故也。”因此得罪了执中,被调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知州。仁宗皇帝惋惜伯玉,并知其家贫,密派小黄门(宦官)慰劳他,赐银钱五万。至和年间(1054~1056年),张伯玉任严州(今浙江淳安一带)副知州。嘉祐八年(1063年),出任越州(今绍兴)知州。在任二年,他甄贤育才兴学,悉心经营,取得很大成绩。治平二年(1065年),张伯玉调任福州知府。福州入夏酷热,中暑生病者多。他到任后,经过调查,选择榕树做为福州城的行道树、护堤树、官廨庭院绿化树。据南宋梁克家所撰《三山志》地理类四中记载:“治平四年,张郎中伯玉令通衢编户浚沟六尺,外植榕为樾,岁莫不凋。”及至熙宁以后,福州“绿荫满城,行者自不张盖。”伯玉植榕隆名至今,后人都感德他。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提议为他建一座城市雕塑,该雕塑位于福州西河公园。
 
 
张伯玉不仅娴熟吏治,而且多学博识,欧阳修、王安石皆推重他,其文章曾使司户参军曾巩叹服。他能诗善饮,常饮百杯,赋诗百篇,人称“张百杯”、“张百篇”。曾有位士子闻其名,想跟他比一比,持书去见张伯玉,张伯玉高兴地命家人备酒与他对饮,往复干杯不计其数,那位士子渐渐不胜酒力,而张伯玉却站起来连举几十觥,像是未曾饮过酒似的。那士子自料敌不过他,想辞去。张伯玉阻止他说:“吾室中仅四柜书,任抽取何册,举某句,当为子接续诵之。”那位士子按他的话去做,张伯玉立即背诵,竟无一字错漏,强记之功令人折服。另有一次,他在姑孰(今安徽境内)与友人相聚后看过李白的《姑孰十咏》(歌咏姑孰县境十个景观的组诗作品),在泉石间散步时,见一处水清澈见底,名“明月泉”,便对众人说:李太白未题此泉,大约留以待我。当即挥笔作诗:“至今千丈泉,犹伴数岩雪。不见纤尘飞,寒泉湛明月。”众叫好,乃大喜。张伯玉最终官至司封郎中(掌官员封爵、叙赠、承袭等事),熙宁三年(1070年)病逝。曾著有《蓬莱诗》二卷。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