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品牌杂志社特约撰稿人 俞 杰
 
苏颂,字子容,福建泉州南安葫芦山(今属同安区)人,宋天禧四年(1020年)生。从小聪颖过人,5岁就能背诵经书和诗文。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
苏颂从政之初,任江宁(今属南京)知县时,办事勤谨,清廉爱民,每遇民间纷争,均要劝谕和睦。江宁经五代十国战乱之后,图籍散失无存,土地、人口数量无从查考,赋税征收全凭官吏规定,流弊极大。苏颂到任后,重整户籍、地册,制定合理的赋税数额,积弊为之一清,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邻近各县纷纷效仿。
 
 
皇祐三年(1051年),苏颂出任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推官,成为留守欧阳修的助手。他“处事精审”,深得欧阳修信任,欧阳修将一切政务交苏颂办理,因政绩卓著,朝臣交赞。
嘉祐七年(1062年),苏颂出任颖州(今安徽阜阳)知州。次年,仁宗去世,朝廷大修陵墓,向各州、县摊派各种难得的材料。苏颂上书道:先帝遗诏,丧事要俭约办理,不应强征各地不出产之物,使民免受苛扰。
熙宁三年(1070年),神宗要破格提拔媚上取巧的秀州判官李定到朝中任太子中允(掌太子之事的五品官)。时任中书舍人(起草诏令的五品官)的苏颂,认为不合官吏擢升规定,与宋敏求、李大临拒绝草拟诏命,三人因此被撤职外放,史称“熙宁三舍人”。熙宁八年,苏、杭大旱饥荒,翌年又发生大瘟疫,神宗便派苏颂出任杭州知府。苏颂到任后,“补败救荒,恩意户至”。杭州有百余商人,因营业亏损,不能如期偿还所借市易钱,尽被拘禁,便向苏颂哀诉,苏颂准许他们缓期交纳,后来商人们果然如数偿还了所欠。
 
 
元丰八年(1085年)十一月,时任吏部尚书兼侍读学士的苏颂,奉诏与韩公廉等人一起制造水运仪象台(大型天文仪器)。元祐二年(1087年)八月,开始设局研制,费6年之力,水运仪终于制作成功。
元祐七年六月,苏颂被拜为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登上宰相位。为相期间,对内不搞政争,维持安定局面;对外深戒边将贪功生事,力求与邻国和平共处。元祐八年,太皇太后高氏逝世,哲宗亲政,苏颂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集禧院使。半年后,出任杨州知府,后又调任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知府,但力辞未行。绍圣四年(1097年),拜为太子少师。元符三年(1100年),徽宗即位,苏颂进太子太傅(太子师傅,一品),封为赵郡公。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夏至的次日,苏颂在江宁京口(今属镇江)一座“仅蔽风雨”的陋宅里去世。徽宗下诏辍朝二日,后赠司空,累勋上柱国,晋封魏国公。宋理宗时,追谥“正简”。
苏颂一生学识渊博,特别是在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贡献突出。他任集贤院校理期间,历时9年,依靠群力,审定《神农本草》等8部医疗书籍,后又编成《嘉祐本草》20卷;嘉祐六年(1061年)编写的《本草图经》21卷,李时珍推崇它“考证详明,颇有发挥”。苏颂与韩公廉合写的《新仪象法要》一书,是中国现存的最详尽的天文仪象专著,也是一部代表十一世纪中国天文学和机械制作水平的重要文献。苏颂还曾著《鲁卫信录》等书,并有《苏魏公文集》72卷传世。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