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名人故事——清正有为的刘爚
刘爚(音同“月”),福建建阳人,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生。自幼得良好家教,其父刘懋教刘爚读程颢著作,对他说:“读此可以成就学业。”此后,刘爚在朱熹和吕祖谦门下读书,研究理学。
乾道八年(1172年),刘爚中进士,授任山西山阴县主簿(相当今政府办主任),到任后即认真整理当地的户籍、粮册,改变原来粮食管理混乱的状况,使税吏无从贪污舞弊。他的干才很快获得上司好评。不久,调任饶州(今江西鄱阳地区)录事(州府属官,主文簿记录,也纠察府事)。在饶州,刘爚又成为了知州最得力的助手。后调任连城知县,他免除当地各种杂税;重视品德教育,把县学修葺一新,聘请老师教学生士子“入德之方”;在连城施行经界政策,使百姓岁赋趋向合理。此后,刘爚转任闽县(今属福州)知县,任上兴利去害,知无不为,公正廉洁。后调任潭州(今长沙)通判,因父亡未赴任。时大臣韩侂胄弄权,禁“伪”学,刘爚跟随朱熹,在武夷山讲道读书,建云庄山房于五曲溪旁。三年守孝结束,刘爚调赣州坑冶司主管文书档案。不久,改任德庆府(今属广东)知府。任内主持修建学校;集训兵勇,充实边防;向朝廷请求减免无名税钱;解除船家世代不得上岸落户的禁令。百姓又得其恩泽实惠。之后,刘爚调任广东常平茶盐司常平使(掌茶盐公事并监察州县官员),上任后,他清除前任积弊,减轻赋税转运负担,奏请朝廷禁止南方官员从商,经其整顿,地方风气明显好转。嘉定二年(1209年)刘爚上疏,主张各级官员要节省开支,收回滥发的纸币,因切中时弊,被提升为吏部郎中(相当今司长)。后调任浙西提点刑狱(掌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他居官不避寒暑,深入州县巡查,纠正了许多冤案,弹劾贪赃枉法官员,毫不避讳权贵。由于他政声卓著,不久被调回朝廷任国子监司业(掌儒学训导的四品文官),曾奏请朝廷罢“伪学”之禁,颁布《白鹿洞书院学规》于太学,刊行朱熹的《四书集注》等,均得到皇帝采纳。随后,刘爚被朝廷任命为贺正使出使金国。在回来途中,他看到两淮一带到处荒芜的景象,遍地是兵灾之后的流民,便立即向理宗建议让当地州县官府召集流民进行垦荒,并利用农闲进行军事训练,组建一个新的抗金生力军。不久,刘爚兼任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后又升为国子监祭酒(国子监主官,三品)兼兵部侍郎(兵部副长官)、刑部侍郎,封建阳县开国男,赐食邑;之后又兼太子左谕德(掌对皇太子教谕道德)等职。
晚年,刘爚任工部侍郎、工部尚书,兼太子右庶子(掌教导、规谏太子)、左谕德。他上奏建议把边境百姓组织起来,加强边备。他为太子讲解经史典籍,每当讲到声色利欲的诱惑时,总是再三举例告诫。70岁以后,他12次上疏朝廷,请求告老还乡。皇上7次下诏并引用谏官赵抃挽留欧阳修的故事来说服刘爚,嘉定九年,刘爚逝世于京都。朝廷特赠金紫光禄大夫(荣誉称号,二品),赐谥“文简”,令官员辍朝一天,以表哀悼,并赐葬邵武县三都。闽籍名臣真德秀撰《刘爚墓志铭》。刘爚著述颇丰,著有《奏议史稿》等十几部著作,《宋史》有其传。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