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产业兴 乡村振兴谱新篇
海峡品牌杂志社记者 史鹏飞
福建省永泰县丹云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永泰县委、县政府“九大专项行动”、“攻坚120天”为抓手,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全方位推动特色乡镇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
乡党委书记张礼善介绍,近年来,丹云乡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独特地域优势,积极探索盘活村落资源要素市场和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道路,打造“生态产品”供应集散地,共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做细做深产品产业链,切实达到“一村一品”。目前,丹云乡乡村建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夯实产业支撑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丹云乡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近年来,丹云乡牢固树立“党建+产业”的理念,利用闲置土地种植,工作重心放在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上,带动基层党组织发展壮大,带领党员和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互促互赢。目前全乡已种植中草药5400余亩,其中三叶青3800亩、黄精800亩、铁皮石斛700亩、重楼108亩、灵芝100亩,拓展建设百果园休闲农业300亩,并引进台商投资公司联合福建天叶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将依托中草药文化,全力打造生态观光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包括中草药观赏园、民宿、农家乐等。
在丹云乡赤岸村福建天叶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基地里,工人们正在田间收割三叶青的叶子。据企业负责人叶子渊介绍:三叶青是珍贵的林下药材,具有抗生素的特性,全株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叶子在种植的第二年就可以收成。
57岁的王惠尧,是这里的临时帮工,得益于基地的发展,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公司以300元一亩租了我家的地,我偶尔又来公司上班,负责简单拔草工作,每天又有120元工资。”
大力发展金蛋工程。金蛋工程总投资3.5亿元,占地716亩,由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投资,主要涵盖蛋鸭养殖、蛋品加工、智能物联网以及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系统环节,实现鸭蛋全产业链的闭环和彻底融合,建成全国单体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现代蛋禽产业综合体,丹云乡将依托现有的蛋禽项目,提升打造永泰丹云数字农业产业园,涵盖青年农村创业中心、专家工作站、乡村振兴服务为一体,构建融产、销、学、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农村农业产业综合平台。项目建成后存栏蛋鸭90万羽,育雏育成30万羽,预计年产鸭蛋2亿枚、蛋鸭70万羽、有机肥5万吨。
走进丹云乡的金蛋工程厂房,只见五层高的鸭笼排列整齐,自动化环控系统、自动上料供水、自动清粪、自动集蛋等智能化系统,传递着浓浓的智能科技感,也让鸭舍的管理既简单又便捷。
“我们的鸭舍集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于一体,全面覆盖5G网络,搭建了信息共享平台,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禽类服务机器人,投食、检蛋、清洁等等,全是自动化操作、人工辅助,1棚5万羽蛋鸭只需要1名员工。鸭子们抬头就可喝水,低头就可吃食,恒温恒湿,享受着一流服务,产蛋率高,鸭蛋品质优秀。”公司董事长余劼介绍。
近年来,丹云乡积极探索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农业发展新模式,深耕智慧养殖、环境监测、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安全溯源等领域,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延长现代农业产业链,发掘经济新增长点。原产地在丹云的优特农产品品种优势不断凸显,光阳蛋品、友善生态水稻、蕃秀玫瑰等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技与创新,赋予了丹云农业巨大“动能”。
下一步,丹云乡将依托现有的蛋禽项目,提升打造永泰丹云数字农业产业园,涵盖青年农村创业中心、专家工作站、乡村振兴服务等功能,构建融产、销、学、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综合平台。
大力发展永泰野生动植物共生园项目。该项目将建设一个多样性、浸入式的生态系统,打造福州地区独一无二的野奢度假胜地,建成后年游客量预计可达70万人次,成为永泰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依托天台寺重建项目,提升打造天台山景区,再投入120万元实施天台山森林步道建设和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开发和挖掘当地历史和宗教文化,通过佛事活动吸引大量游客,丰富旅游业态,推进全域旅游。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保持生态高颜值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建立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扩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提升原种农业、中医药产业和新村民部落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合文旅优势资源,丹云乡利用现有文物资源,深挖美丽乡村建设资源禀赋,遵循“保护性开发、科学化建设”原则,立足提升“大赤岸”品牌建设,将“咔遛节”文化品牌作为丹云大赤岸乡村振兴的主轴,集中精力和资源进行精耕细作,2022年计划再投入300万元开展配套设施整体提升,做细做深产品产业链,切实达到“一村一品”文创效果。协调、集结各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公益力量,由上而下引导,打造“生态产品”供应集散地,共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让“咔遛节”品牌工程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国家传统保护村落--赤岸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运输“皇粮”的官道从赤岸村经过,大批商贾聚集于此,形成颇具规模的“赤岸集市”。在岁月的侵蚀下,许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往日的繁华也不复存在。如何让这些古建筑重焕生机?这是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扁店铳楼、前店铳楼、祥店铳楼、则水店铳楼组成的清代铳楼群,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乡党委、政府都很重视铳楼群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村里的铳楼进行保护性修复。”赤岸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栋昌说道。
近年来,赤岸村抢抓“十镇百村”项目和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的发展机遇,聘请全国著名的孙君乡建团队进驻大赤岸规划设计,对赤岸村规划保护核心区范围内的传统建筑进行提升,注重历史风貌的保护和传承,坚持做修复保护,不做大拆大建,还原农村真实面貌。
如今,赤岸村废弃的水碓房变成了乡村音乐酒吧,破旧的老人会变成了精品溪居民宿,原供销社废弃仓库和加工厂改造成大赤岸乡村会客厅。会客厅改造后使用面积约2000㎡,青砖房一层为直播间、农产品展示中心、休闲屋,二层为乡村创客空间、会客室和乡村振兴大讲堂;红砖房一楼预留空间作为展示中心或农耕博物馆,二楼为青年旅舍。青砖房后面拓展空间建设网红餐厅,能够同时容纳70人左右同时就餐。
“下阶段,我乡将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运营团队,租金作为赤岸、前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每年可增收10万元以上。”丹云乡乡长陈齐慧说。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增强群众幸福感
丹云乡重点配合上级部门做好葛丹二期公路有关地块征收工作,公路全长13.348公里,路基宽7.5米,采用三级建造标准,建成后将极大改善乡交通环境,为村民、企业的生产生活以及丹云旅游业发展提供便利。计划投入600万元实施赤岸溪护岸和丹云溪护岸工程,进一步增强水利服务民生能力;计划投入200余万元实施丹云乡街道改造项目,全面提升村庄风貌和人居环境;计划投入155万元实施森林人家民宿改造项目,活化利用闲置屋舍,壮大村财经济收入。
贯彻廉洁发展理念,提升政府公信力
丹云乡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与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恪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感知力,始终做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抓实党风廉政建设,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丹云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总目标,以“三示范三跨越”为总路径,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全方位推动丹云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特色乡镇建设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