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之“坑、涧、窠、岩、洞、峰、窝”的前世今生
海峡品牌杂志社记者 武评
 
 “茶者,南方之佳木也”,这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的陆羽在公元780年写成的《茶经》中对茶的描述。
 
福建省原常务副省长、海峡茶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张家坤与茶友们。
 
在我国东南部的武夷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摄氏18~18.5度之间;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非常适宜种茶。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武夷山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九曲溪流,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武夷岩茶独特的韵味,香远八方。
 
 
2002年3月,武夷岩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区域界定为武夷山市行政辖区全部范围2798平方公里,全市分为名岩区和丹岩区两类。名岩区系指崇阳溪以西、黄柏溪以南,南星公路以北之风景名胜区内;其余广大地区为丹岩区。
 
 
茶树生长与内含物质的积累与周边生态环境、土壤条件等等息息相关,什么样的山场就有什么样的气质的茶叶。武夷岩茶素有“山场文化”之说,山场类型丰富,地质构造复杂,不同的地质构造形成了不同的山场类型。武夷山不同形态的 “坑”、“涧”、“窠”、“岩”、“洞”、“峰”、“窝”等,因其植被、土壤、水文、气候、光照、水流等微域小气候形成的独特生态环境,也孕育出不同品质风格的茶叶。
 
 
一、坑
原意是地面往下凹的地方,水平或高低走向,只有两个或一个出口。
生态环境与茶叶风格:以“坑”定名的山场是指两面夹山,并且弯弯曲曲、高矮不同形成多个面积大小、生态环境小有不同的区域,一般都有两个出口。
 
 
“坑”的特点在于日照的时间和坑底的昼夜温差。通常“坑”中的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为茶树的品质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坑”产之茶的风格多表现为气幽,香远而细、水醇,底蕴足。
 
福州名店街海堤茶艺师卢洪丽。
 
代表山场:牛栏坑、倒水坑、慧苑坑、大坑口等处。
牛栏坑、大坑口及慧苑坑为“三坑两涧”中的“三坑”地带,其中,牛栏坑位于章堂涧与九龙窠之间,牛栏坑涧谷土质肥沃、日照较短,为茶树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成就其为“三坑两涧”的核心产区之一,更以“肉桂”出名,牛栏坑肉桂,是武夷岩茶肉桂中的王者。而慧苑坑以产老丛水仙、高丛水仙、水仙著名。
 
詹御岩茶传人清风。
二、涧
原意指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在沟边有零散的风化沉积岩的冲积堆。而在岩茶中,以涧定名的山场,是在坑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态环境与茶叶风格:以“涧”定名的山场伴有水流,且两山相夹,因此茶树生长环境湿润,遮阴效果好,在沟边有零散的风化沉积岩的冲积堆。
 
华侨强哥与茶艺师在论茶。
 
武夷山中的“涧”,有独特的丹霞地貌,风化的沙砾岩,岩中丰富的矿物质,加上独到的地形,遮阴效果好,使得生长在“涧”中的岩茶具有香气细幽,汤水柔和的特点,茶叶的品质独步岩茶江湖。
代表山场:悟源涧、流香涧、章堂涧等处。
 
山潭洞茶艺师扬小敏。
 
三、窠
原意指昆虫、鸟兽的巢穴。
生态环境与茶叶风格:以“窠”定名的山场在地形、环境上与“坑”类似,但“窠”比“坑”较小,且山场环境相对多变,有的山场会有水流,而有的山场则没有水流,地理环境差异大,所以茶叶的品质也都不一样。一般来说,“窠”所产之茶的风格多表现为香幽而细、水醇。
代表山场:九龙窠、竹窠、云窠、燕子窠、枫树窠等处。九龙窠是母树大红袍的原产地,竹窠老丛水仙最优,燕子窠又以肉桂品质最优。
坑、涧、窠,其实都是两边有山(岩),中间低的地形。区别是涧必须有溪流,这个溪流需常年有水流动。坑、涧、窠都属于山谷,都有其特殊的小气候。
 
 
这么多奇怪的名字,都叫坑不行吗?其实,这些叫法都是历代先辈传承下来,而且朗朗上口。如果你把流香涧叫做流香坑,九龙窠叫做九龙坑的话,从地形地貌上说得通,但是听着总会怪怪的。
 
 
四、岩
原意指岩石凸起而构成的山峰、山体。
生态环境与茶叶风格:岩,矿物的集合体,是地壳的主要成分。以“岩”定名的山场,多数光照条件较足,土壤肥沃,供给茶树生长的营养物质成分丰富,有益于茶树芳香物质的形成,所产之茶的风格多表现为高香霸气、辛辣刺激。
代表山场:马头岩、碧石岩、佛国岩等处。
马头岩盛产高香霸气型肉桂,该处所产肉桂被茶客们赋予爱称“马肉”。碧石岩则是老丛水仙的聚集地,该地老丛水仙品质出众,深得茶客们的喜爱。
 
 
五、洞
原意是指窟窿,深穴,孔。
生态环境与茶叶风格:洞穴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候现象,主要是通过流动的水和对流的空气来调节的。所以,以“洞”来定名的山场是个相对恒温的环境,而且相对来说,茶树生长环境较阴凉,所产之茶的风格多表现为香幽、水醇。
代表山场:鬼洞、水帘洞、曼陀洞、玉华洞等处。
其中,鬼洞所产铁罗汉和肉桂品质绝佳,被茶客赋予爱称“鬼铁”、“鬼肉”。水帘洞茶树种植面积较广,所产水仙品质亦十分出色。
 
 
六、峰
原意指山的突出的尖端。
生态环境与茶叶风格:在武夷山,从来不缺高而尖的山峰。以“峰”定名的山场也是分为多种类型,这些生长在不同位置的岩茶,有不同的特点:生长在峰顶的岩茶,日照时间长,香气高昂;生长在峰中央的岩茶,可以做到香、水并重;生长在峰底的岩茶,依据其他生态条件的不同亦可呈现不同的品质,但大多是日照时间相对较短,香气细幽,汤水醇厚。 
代表山场:玉柱峰、三仰峰、莲花峰、马枕峰、幔亭峰等处。
马枕峰原是肉桂原产地的另一说法,因此,该处的肉桂品质优异。
 
 
七、窝
原意指洼陷的地方。
生态环境与茶叶风格:以“窝”定名的山场,四周环山,阴风常拂,面积较小,所产之茶的风格多表现为香幽、水醇。
代表山场:云窝。
 
 
一般来说,“坑”、“涧”、“窠”、“窝”、“洞”的茶大多“重水”;“峰”、“岩”的茶大多“主香”。
这是因为光照影响着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积淀以及芳香物质种类、数量的积累和形成。
光照多的地方,一般做出来的茶偏高香型,但水较薄,属于香艳霸道型;而偏阴凉的地方做出来的茶甜度好、茶水厚重,香气较幽却不张扬,属于优雅稳重型。
 
 
华山论剑,武夷论茶。“武夷茶”是“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的最大亮点。近年来,武夷市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推广打造武夷山茶的公用品牌,召开了多届茶博会、茶论坛,进一步提升了武夷茶品牌的影响力。十大茶艺非遗传承人、十大品牌茶艺师、十大品牌制茶师以及十大非遗制茶大师所推出的各种品牌茶系列,也大都来自武夷山的 “坑、涧、窠、岩、洞、峰、窝”等七个主产区。
 
 
茶可传神,茶来礼往,茶通四海,年复一年。武夷山“坑、涧、窠、岩、洞、峰、窝”岩茶、肉桂、水仙、大红袍等系列从这里产生,通过海丝之路,空运、陆运流向世界各座城市,诞生了一大批茶厂、茶店、茶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茶产业链,也承载了一大批茶界精英、茶艺小姐茶趣人生、脍炙人口的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