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寿辉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1921到2021,百年党史蕴藏了无穷的智慧、力量和传承,犹如盛开的红杜鹃,映红了山,映红了水,映红了天。建党,波折中诞生;长征,跋涉中转折;抗战,浴血中成长;建国,探索中壮大;改革开放,创新中飞跃。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从苦难到辉煌的历史,我们都有所知;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生逢盛世,我们更感同身受。然而,坦率讲,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及其信仰的力量为什么“大”,艰苦奋斗的本色为什么“美”,党的靠山和底气为什么“强”等这些蕴含在党史中的智慧“密码”,我们的理解往往漫漶不清,甚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对我而言,可谓是知之弥新、信之弥深、仰之弥坚!越学越有革命先贤者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感怀,越学越加深刻地感悟到百年党史穿越时空的无穷魅力,越学越加深深体会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逻辑力量。
一、在学百年党史中筑牢理想信仰之基。读懂历史,才能读懂时代,引领时代。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的迷惑”、“转型的迷障”、“新冠的迷雾”,各种思想多样杂陈、各种力量竞相发声。作为为党和人民掌握“刀把子”的法院干警,如何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扰中,始终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秘诀之一就是从学习党史中汲取智慧伟力。因为,党史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文化基因和精神动能。知所从来,方明所往。纵观建党百年来的中国史,可以说,是一个羸弱国家重振山河的历史,是一个衰弱民族寻找答案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建设史。鉴古今,明大义。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更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法治梦”,就是天上的浮云,地下的浮萍。品读百年党史,打开智慧之门,启迪思想灵魂,把政党与国家的关系厘清,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这些深刻的理论问题和现实命题学深悟透,把“党在国在我犹在,党亡国亡我亦亡”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都弄明白。心有所信,方能致远,拥有这样的智慧“密码”,我们就能拥有一双政治慧眼,从源头上吐故纳新、明察秋毫,让窗明几净,而不会雾里看花;就能更加清晰地明白我们对司法独立的理解为何会出现偏差,继而看清“党大还是法大”等伪命题所暗藏的玄机,而不会不知不觉被带进深不见底的“政治陷阱”之中,自觉做到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对各类“低级红”“高级黑”保持足够的警惕,淬炼斗争本领,锻造忠诚卫士,以自己精细精准的履职,精深精湛的作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的审理,每一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让党的主张并主导制定的法律成为当代广大民众共同的政治信仰。
 
 
二、在学百年党史中感悟为民服务之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百年党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业史,更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从长征路上“半条棉被”诉说的军民鱼水情深,到脱贫攻坚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绘就的全面小康图景,再到战“疫”路上“生命至上”彰显的为民情怀,我们党在无数个挑战不可能中创造出人间奇迹,根本就在于“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可见,共产党人的理论无论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是新华门内那五个金灿灿的大字——“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所有理论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党史,悟初心。对司法工作而言,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贯穿工作始终,把消除群众的偏见、化解群众的埋怨、回应群众的期待作为工作主线,强化以人为本,努力换位思考,学会用群众的语言,用群众能够接受的方法做好工作。无数的实例启示我们:我们从事的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事业,我们需要规范的法言法语,以诠释法理的严密,而更多的百姓需要的是通俗易懂的说明,以明白法律是什么;我们需要高高的法台,以展示法律的尊严,而更多的百姓需要的是从高台上走下来的法官,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实实在在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和烦心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你与大地贴得越近,天空就会看得越蓝”。法官接地气,司法扬正气,社会生和气。中国的老百姓大都很质朴,也很简单,你心中装有人民,人民就把你装进心里,人民越信任我们党员干部,我们共产党这片蓝天就会越来越蓝!
 
 
三、在学百年党史中担当干事创业之责。学党史绝非思古之幽情,而在汲取过去的力量,赋予未来以能量。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需要依靠法治的力量,凝聚起法治最大的“公约数”。“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作为一个法律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答卷人,就要心怀“国之大者”,迎着春风赶考。在“怎么看”上统一思想,“干什么”上凝聚共识的同时,聚焦在“怎么干”上群策群力、精准发力、不遗余力。要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明确战略方向,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学会从全局看“形”,从长远看“势”,主动将司法工作融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新要求之中去思考、去谋划,用法眼、依法度、铸法魂,理清路子,开对方子,持续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常出常新,求实、务实、落实,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多元的司法需求,让法治有是非、有温暖、有力量!就执行而言,就是要围绕吴偕林院长提出的“六化”工作新要求,着力把“找差距、强基础、固机制、重实效”这四篇文章做足做实,做优做强。确保“四个不因”,即不因工作不慎不细制造敏感话题、不因执行不公不当引爆矛盾燃点、不因人员不净不廉形成公信危机、不因作风不严不实酿成社会热点,实现“3+1”核心指标及其他关键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为中国之治贡献出福建执行的智慧与力量。
党史如灯,照亮前行道路;党史如泉,洗涤心灵尘埃;党史如炬,激发奋进力量。百年党史,血脉传承,凝聚党魂,激荡人心。不忘来路,不失清明,不负韶华,新时代、新征程、新党史,需要我们每个共产党人砥砺前行、接续奋斗、谱写新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答卷,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干部)